世界上最厚的鋼板多少厘米(塔中鋼板飛機跑道)
1、 世界上最厚的鋼板多少厘米
航母指揮中心和動力系統都是需要特殊保護的。所以指揮中心是航空母艦所用的鋼板中最厚的鋼板,其厚度最厚可達330mm。還有一個地方就是航空母艦的動力系統也是需要重點保護的,必須使用加厚的裝甲鋼板。
飛行甲板是航空母艦上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以美軍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為例。其飛行甲板的厚度可達到50mm ,是使用最頻繁的地方,用來承受飛機起降時的強大沖擊力。所以飛行甲板對鋼材的要求很高,耐磨、耐高溫、耐腐蝕等都有相應的標準,飛行甲板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防護,以防敵人的彈藥攻擊。最重要的是為了減少焊縫數量,所以鋼材平面要越大越好。航母飛行甲板下面還有一片大型復雜鋼結構框架,甲板上面涂有類似塑料跑道的特殊材料制成的防滑涂層。甲板上還每隔一段距離設置小的噴水孔,用于三防洗消。另外,甲板的背部還有一定的復合材料加強屬性。
2、 航母甲板那么厚是怎么焊的
早期的航母甲板是用木制的,因為那時候的螺旋槳艦載機重量不大,飛行速度也不快,起降時候對甲板的沖擊不大,故而木制甲板即可滿足使用。
而到了噴氣式戰機時代,航母上的艦載機就都是清一色的噴氣式戰機了,噴氣式戰機不但重量比螺旋槳飛機大了好多倍,而且艦載機降落時候的速度達到了400米每秒,如此高的速度降落艦載機會對甲板產生很大的沖擊力,并且甲板很多時候還要承受艦載機發動機高溫尾焰的炙烤。而且航母甲板不僅要經受得住艦載機的折騰,還要受得住海浪拍擊和海鹽腐蝕。
要滿足上述這么多要求,木質的甲板肯定是不行的了,甚至說普通的金屬都不行,航母的甲板必須要用特制的特種合金鋼制成。普通的軍艦對鋼材的強度要求是能承受300MPa(壓強單位:兆帕斯卡),而航母甲板的鋼材要求承壓能力要達到850MPa,并且越大越好。
面積相當于好幾個足球場的的航母甲板是由多片鋼材焊接而成的,由于航母使用的是高強度的特種鋼材,所以焊接時候的工藝也是頗有講究的,一般的焊接手段肯定是不行的!焊接航母甲板一般用到的是潛弧鎢極氣體保護焊(BGTAW),這種焊接方法不但適用于較厚的原板材(航母甲板一般厚50毫米左右),而且焊縫焊渣極少,并且這種焊接方法不用打坡口(坡口指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并裝配成的一定幾何形狀的溝槽),效率很高。
這之后還沒完,焊接完的焊縫還要經過嚴格的測試,通過檢測了才算完事。就比如我國,航母甲板的每條焊縫都要用X光檢測一次,并且做各種性能測試,保證其合格度。并且測試完畢后還要在邊上寫手測試者的性命以及當時的濕度、溫度、風速的一些參數值。也是因為這種嚴謹的態度,我國航母甲板焊接的合格率達到了97%以上。
話又說回來,焊接不管有如何先進的工藝,都難免會損傷鋼材強度,所以人們又在鋼材上動腦筋了!那就是想辦法把鋼材加工的更大一些,以減少焊縫,提升性能。
就以我國為例,我國的研發的5.5米特寬厚板軋機可以說就是為了生產航母鋼材而生的。這款軋機有著世界一流水平的軋制水平,可以軋制5.5米寬,40米以上長度的鋼材,而且其高達100000噸的下壓軋制力對加工一些特種鋼材也是游刃有余。我國第一艘航母所用的鋼材就是用這種超寬軋機生產出來的。
3、 航母的螺旋槳一般采用什么材質
現代船舶螺旋槳尤其是航母這類大型高速艦船螺旋槳材料多數使用青銅合金,比較常用的有錳青銅,錳鋁青銅,鎳鋁青銅。
早期船舶多使用黃銅合金作為螺旋槳材料,但是隨著船舶大型化,高速化,黃銅材料的性能逐漸不能滿足需求,一方面黃銅材料抗拉強度和耐疲勞腐蝕強度較低,應用在大型高轉速螺旋槳上葉片厚度大,加上材料密度大,導致螺旋槳自重過大,造成軸承過早磨損,另外隨著螺旋槳轉速增加,螺旋槳葉面空泡腐蝕加劇,而黃銅螺旋槳在海水中易發生脫鋅腐蝕,導致材料塑性降低,進一步加劇空泡腐蝕和應力腐蝕,導致螺旋槳容易產生開裂折斷。
泰坦尼克時代,螺旋槳多數是黃銅合金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青銅合金逐漸取代黃銅合金成為艦船螺旋槳材料的主流,在青銅中以一定配比加入鎳,鋁,錳等,通過控制鑄造和冷卻過程形成高強度青銅合金,密度小于黃銅合金,機械性能和耐腐蝕性能都遠遠強于黃銅合金。
航母螺旋槳
央視報導遼寧號更換螺旋槳
當然,青銅合金尤其是鎳鋁,錳鋁青銅螺旋槳在鑄造和冷卻工藝控制上的要求也大大高于早期黃銅合金螺旋槳,戴高樂號航母左側螺旋槳葉片高速海試中即斷裂損壞,多半就是跟制造過程中工藝控制問題有關。
戴高樂號左舷螺旋槳在高速海試中斷裂,公布為制造質量問題
4、 航空母艦的甲板用什么材料制造的
梁老師說事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過去航母的甲板是木頭板子,現在航母的甲板是鋼板。當然這個鋼板可不是什么普通的鋼板,而是一種特種合金鋼。
就這種合金鋼在2013年之前,全球僅僅只有兩個國家可以制造,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俄羅斯。
如今在這個航母合金鋼領域中,又多了我們一家。
說一組數據就明白了。
在航母上最薄的地方,采用的合金鋼,使用在了艙室通道的頂層甲板上,連二十毫米的厚度都沒有。
最厚實的地方,就是航母的甲板,但這個地方甲板厚度最多也就五十毫米,其他普通的地方厚度也就在三十到四十毫米之間。
(注:裝了裝甲的地方不算,這個地方的厚度可以達到三百三十毫米)
所以航母上采用的合金鋼給人最直接的震撼就是她的厚度,如此薄的厚度,支撐起了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
要知道如今被稱為優秀的戰斗機,個頂個的重,體重不到三十噸的,都不好意思出來表示自己是主流戰斗機。
這么重的分量放在甲板上什么也不動,三個轱轆給航母甲板的壓強也是大得驚人。
而艦載機降落的時候,是在加速的情況下狠狠拍在航母甲板上,再由阻攔索鉤住艦載機實施降落的。
又是三十噸,又是全力加速,又是拍在甲板,這要是一般的鋼板,艦載機落到甲板上,就已經變成了一個大窟窿。
而航母甲板對于這種事,司空見慣了,平常訓練的時候,都得砸這么幾十下,要是遇到實戰的情況航母甲板被砸上百下都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而不到五十毫米厚度的航母甲板,全部都能撐過去。
所以不到五十毫米的厚度,就已經是航母甲板非常驚人的一個數據了。
航母的甲板為什么就制作不到五十毫米的厚度,難道加厚一點不好嗎?非要給自己找麻煩?
還真就不好。
做個簡單的例證。
話說航母的動力確實強大,尤其是核動力航母的動力,十幾噸的排水量依然能跑出三十節以上的速度。
但航母上的重量也是很精貴的。
不說別的,美國的尼米茲航母其實在當下技術還是相當不錯的。
但美國依然推出了他們的福特級航母。
當然了,美軍推出福特級航母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條就是,現在尼米茲級航母上的排水量已經被擠占一空。
美軍想要在尼米茲級航母上,做些試驗,或者加裝一些裝備已經變得非常的困難了。
所以美軍在打造福特級航母的時候,就要求建造方,給美軍預留出3%到8%之間的排水量,給未來的美軍使用。
這也是為什么,福特級航母要比尼米茲航母大很多的原因之一。
所以航母上使用的鋼板能夠消減哪怕是一分,對于航母來說,戰斗力都是唰唰的往上漲的。
用數據來說解釋會更加的靠譜。
以尼米茲航母為例,這艘航母的甲板光一個飛行甲板的面積就接近了兩萬平方米,艦島和升降機全部算上,差不多就有兩萬五千平方米的面積。
那么就以飛行甲板的厚度為例,將其直接增加到三十厘米,最終增加的重量就要達到六萬到七萬噸,多出了五萬噸左右的重量
要知道一艘大型航母的排水量也就是六萬噸以上。
所以光一個飛行甲板的厚度增加之后,用掉的鋼板重量就已經畢竟一艘大型航母的排水量了。
那么航母的作戰效能勢必會被減弱。
同時因為重量增加,航母想要跑出三十節的作戰速度就別想了,慢悠悠的航速,直接將這航母當成運輸船就完了。
要知道,如今的艦船,焊接是最為普遍的一個制造技術。
所有的現代化軍艦,基本上都是使用分段式建造的,這種分段式建造,不僅有艙壁分段,甲板分段,還有上層建筑分段等等。
除了這些分段建造的部分,航母的甲板以目前的技術是沒有辦法,直接鍛造出一整塊的甲板,依然是一塊塊塊鋼板焊接出來的。
要知道,在航母的建造過程中,焊接工作,占據了整個航母建造工作的三分之一。
那么在焊接工作中,四十到六十毫米的焊接,其實已經屬于超厚鋼材的焊接了。
這種厚度的焊接,并不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那種,拿著一根焊條,刺啦刺啦地蹲在哪里焊接。
而是先將焊接口用焊接料給塞進去,然后使用電弧將這些焊接口中的焊接料進行加熱。
當焊料徹底融化之后,這兩塊鋼材焊接并沒有完成。
要知道飛行甲板是要承受三十多噸重的艦載機加速拍上去的力度,簡單的一道焊接根本沒有辦法保證焊接縫的強度。
所以了為了保證焊接的地方強度上去,這種塞入焊料使用電弧融化焊接料的工作,要前后進行五到十道的反復焊接,這才算是完成全部的焊接工作。
如果鋼板達到了三十厘米的厚度,這種焊接工作將是一種怎么樣的工作量。
關鍵是越厚,焊接的難度就越大,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證焊縫的結實程度。
關于這一點,最后再說一句,要知道目前一塊航母鋼材她的寬度是五點五米,長度達到了四十米。
非常巨大的一塊鋼板,當然這也是為了減少焊接的工作量,所設計的大小。
這么大一塊鋼板,厚度變成三十厘米,想想它恐怖的重量,這會帶給焊接工作怎樣的難度。
而一艘航母像尼米茲那樣的排水量,飛行甲板就已經畢竟兩萬平方米了。而普通小一點的航母飛行甲板都在一萬五千平方米以上的。
所以在航母上使用的甲板鋼材,能造的多薄,就要造的多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當然了,別看航母甲板采用的剛才是很薄,但各方面的能力是相當突出的。
目前戰斗機不光是重量,尾部噴射出來的火焰,不是紅丟丟就是藍汪汪,這代表著艦載機噴出的火焰高達非常高。
一旦開了加力,溫度往往高達一千五百攝氏度以上,不開加力都在一千攝氏度左右。
所以一般的鋼板在這種火焰的噴射下,時間一長就會紅透了。
不說人站上去是什么感覺,飛機轱轆再耐高溫,也受不了這溫度的。
其實這些還不算什么?要知道航母是活動在大海之上的。
海面上的濕度很高的,如果遇到沒有風的天氣,溫度更是高得驚人,人都沒法在甲板上活動。
所以航母甲板其實是處于高濕,高熱,在加上海水的鹽度,高鹽的環境中。
這種環境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對鋼鐵有著極強的腐蝕性。
所以航母甲板的鋼材中,還要添加各種微量的元素。
而這種微量的元素,種類一樣,含量不同表現出來的特性也是不一樣的。甚至是種類一樣,含量也相同,在加工的過程中,溫度有些許的差別,或者是炙烤的時間差上那么一丟丟的時間,表現出來的特性也是不盡相同的。
話說道這里,其實已經很好理解了。
別看航母甲板一塊塊鋼材大得驚人,看起來特別的笨重,給人感覺沒什么技術含量似的。
其實并不是,這也是為什么,世界上能夠生產航母用的甲板鋼只有有數的幾個國家。
這其中包含的能力是相當大的。
其實這個鄰域叫做材料學,材料學這個東西不是說依靠發明創造就可以得到東西,而是需要長年累月,對各種材料的數據收集和積累的基礎上才能獲得的一個能力。
在這里必須說一下航母使用鋼材的一個缺點。
摩擦力,想要讓艦載機更快地停下來,就必須讓艦載機和甲板之間的摩擦力增大,這樣會減少阻攔索的力道。
而這個缺點但凡是鋼材都是無法提高摩擦力的,因為任何鋼材的表面,是無法做到增加摩擦力的,鋼材的表面會是光滑的,帶了毛刺的話,飛機的輪胎都能扎破了。
那么初中的知識就學習過了,想要增大摩擦力,就需要增加壓力,增加兩個物體之間的表面的粗糙程度。
這個時候,就需要對甲板鋼材的表面進行處理了,噴上一種特殊的甲板涂層。
這種東西其實就是三氧化二鋁和硫酸鋇,再添加一些其他東西調制而成的東西。
據說這些東西涂抹倒甲板上,可以將摩擦系數提高0.7以上。
而人走在這些噴涂了涂層的甲板上,感覺像是走在了地毯上,這也會給在甲板上的人員提供一個很好的安全保證。
畢竟在航母上工作,萬一掉海里,這可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
航母作為一種體積龐大的軍事裝備,想要讓它停下來,掉個頭,這難度絕對高。
這得啟用直升機去救援才成。
當然這都是題外話了。
其實航母使用的鋼材還有一個特點,很多人都忽略了。
什么特點呢?
生活的常識讓人們都知道,磁鐵是會吸引鐵的,甚至是吸在鐵上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將磁鐵扒下來。
而且磁鐵的定義都是,能夠產生磁場可以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東西。
依據這個原理,人類就開發出了磁性水雷這種大殺器。
一般情況下,軍艦其實就相當于一個大磁鐵,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在生活當中,其實有一個現象很多人沒有注意到。
比如螺絲刀在被敲擊之后,就會帶上一定的磁性,具有了吸附小螺絲釘的能力。
在這里就不解釋這個原理。
那么軍艦在建造的時候,這種敲擊是天天在發生,而且可以說是不會中斷的。
所以一般情況下軍艦出廠之后,都是帶有磁性的。
再加上地球本上就是一個大磁體,在地磁場的加強下,軍艦的磁力又會進一步的加強。
所以磁性水雷遇到軍艦,就會主動的貼上去,進而攻擊軍艦的。
除了磁性水雷之外,還有其他磁性攻擊武器。
那么一艘航母如今的造價,一代比一代高。
就拿尼米茲級航母來說事,一艘六十多億美元,倒了福特級航母就已經追加倒了一百三十億了。
這么貴的武器裝備,被一枚磁性水雷攻擊了,這也太心疼了。
所以航母使用的鋼材,還要有一個特點就是磁性為零。
哪怕是航母使用了很多年,它使用的鋼板依然要保持磁性為零的特征。
所以這一個特點,又把航母鋼材的難度提上了一個大的臺階,一般的技術積累,還真就破不了這個特點。
這個想法其實很好,在航母經歷的這一百來年的時間當中,還真有想用其他的材料代替航母甲板。
比如在二戰中,日本的信濃號航母。
當時在中途島戰役中,日本一口氣就被美軍用無謂式俯沖轟炸,炸掉了三艘重型航母。
而且還是在十分鐘之內做到的。
所以日本就認為,航母的防御力太過薄弱了,必須增加航母的防御力,防止再出現,美軍轟炸機用俯沖轟炸的模式,將炸彈穿透幾層甲板,在航母內部爆炸的事情發生。
于是日本就將信濃號航母的飛行甲板裝上了七十五毫米厚的甲板裝甲,除此之外,他們還為飛行甲板覆蓋了一層二百毫米厚的鋼骨水泥。
所謂的鋼骨水泥,說到底其實就是鋼筋混凝土。
這信濃號航母造出來之后,日本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要知道在當時,信濃號航母可以說是巨艦,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
在1960年美國的小鷹級航母出現之前,它都是最大的航母。
結果信濃號航母,在第一次正式試航,開出去也就二十個小時之后,就被美軍給擊沉了,忽忽悠悠的就沉入了大海。
這就讓信濃號航母,成為了世界航母史上最短命的航母。
那么今天就到這了,喜歡的話,點個贊,再加個關注,方便以后常來坐坐。
飛機鋼板跑道世界上最厚的鋼板多少厘米(塔中鋼板飛機跑道)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