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混結構建筑構造柱的構造做法
磚混結構建筑中的構造柱是一種重要的支撐構件,它通過設置在墻體中來增強結構的承載力和穩定性。這種構造柱通常由預制或現場澆筑的鋼筋混凝土構成,其尺寸、形狀和布置根據建筑設計要求和規范進行定制。,,構造柱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豎向和橫向的支撐,幫助分散并傳遞上部結構的重量到地基上,防止建筑物發生傾斜或倒塌。它們還有助于提高墻體的抗震性能,因為構造柱能夠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在施工過程中,構造柱需要與墻體的其他部分如梁、板等構件緊密連接,以確保整體的穩定性。這通常通過預埋件、焊接或螺栓固定等方式實現。為了保證構造柱的質量和耐久性,施工時還需要控制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和養護條件。
磚混結構建筑構造柱的構造做法
磚混結構建筑中的構造柱是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穩定性而設置的鋼筋混凝土柱。以下是構造柱的一些常見構造做法:
1. 設置位置
- 墻體轉角處:構造柱通常設置在墻體的轉角處,以增強墻體的剛性和穩定性。
- 墻體交接處:縱橫墻交接處也應設置構造柱,以提高結構的整體性。
- 墻體長超過5米的中間部位:當墻體長度超過5米或大于層高的兩倍時,應在中間部位設置構造柱。
- 門窗洞口大于2.1米處:門窗洞口尺寸大于等于2.1米時,應設置構造柱;小于2.1米時設抱框柱。
- 女兒墻:女兒墻應設置構造柱,以增強其穩定性。
2. 連接方式
- 與圈梁連接:構造柱與圈梁連接處,構造柱的縱筋應穿過圈梁,確保上下貫通,形成完整的支撐體系。
- 與墻體連接:構造柱與墻體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并沿墻高每隔500mm設置2φ6拉結鋼筋,每邊伸入墻內不宜小于1m。
3. 施工工藝
- 模板加固:構造柱模板加固應使用對拉螺栓固定,不得在砌塊上鑿孔,也不得采用穿鐵絲的方式固定模板。
- 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構造柱澆筑時,應邊下料邊振搗,分層澆筑振搗。先將振動棒插入柱底部,使其振動再灌入混凝土。
- 養護:混凝土構造柱澆筑完的12小時內,應將混凝土構件加以覆蓋并灑水養護,常溫下每日至少澆水兩次,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
4. 質量控制
- 原材料:格構柱的角鋼、鋼板應嚴格按照圖紙及規范要求進行采購,要有出廠合格證明及檢測報告。
- 驗收:對制作完成的構造柱依據《鋼結構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5-2001及設計要求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允許進場安裝。
5. 特殊要求
- 抗震性能:構造柱主要不是承擔豎向荷載的,而是用于抗擊剪力、抗震等橫向荷載的。
- 節點處理:構造柱頂部混凝土的澆筑一般在磚墻砌筑好之后進行,以保證與房子水泥凝結的一致性,對房屋的安全起保護作用。
通過以上做法,可以確保磚混結構建筑中的構造柱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穩定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構造柱與圈梁連接技術要點
磚混結構抗震設計規范解讀
構造柱與墻體連接方法詳解
構造柱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