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桁架結構模型設計大賽
大學生桁架結構模型設計大賽是一項旨在提升學生工程設計和創新思維能力的競賽活動。參賽者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個桁架結構的設計方案,并提交包括結構計算、力學分析在內的詳細報告。比賽不僅考驗學生的理論知識,還要求他們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如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CAD)進行建模。參賽作品需要展示出創新性,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或提供新的視角。評委會由行業專家組成,根據設計的合理性、創新性和實用性等方面進行評審。優勝者將獲得證書及獎金,并在學術會議或展覽中展示他們的成果。

一、關于大學生桁架結構模型設計大賽的基本情況
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是土木建筑工程領域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學生創新競賽,其中桁架結構模型設計可能是競賽中的重要內容部分。例如在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中,上海交通大學思源隊設計的致遠橋為桁架斜拉體系,這表明桁架結構在大賽中的應用實例。
二、競賽相關的結構分析示例
- 平面桁架結構分析
- 在相關的教學視頻中,有對竹材結構模型平面桁架結構分析的內容。如竹材平面桁架跨度400mm,跨中承受集中向下荷載80N,上弦桿及腹桿采用箱形截面桿件,尺寸為6mm×6mm,厚度0.35mm,下弦桿采用6mm×1mm的實心竹條,并且求結構內力及變形等內容,這為大學生進行桁架結構模型設計時的結構分析提供了參考示例。
- 空間桁架結構分析
- 例如有竹材結構模型空間桁架結構分析相關的視頻教程,并且在此基礎上有進一步的如多工況組合分析等內容。像工況1中第一級的活荷載,近側這榀桁架的中點受到向下集中荷載 - 80N的作用;工況2中第二級活荷載,遠側那一榀桁架中點受到Z向 - 100N的作用;工況3中第三級活荷載,遠側那一榀桁架中點受到Y向 - 20N的作用等不同工況下的結構分析,有助于大學生理解空間桁架結構在不同荷載下的響應情況,對設計大賽中的桁架結構模型設計提供了理論分析基礎。
三、參賽團隊成果示例
- 在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總決賽中,有的參賽團隊以穩定的發揮,憑借模型自重158克、加荷重量45公斤的滿載成績,斬獲一等獎。這體現了參賽團隊在結構設計(可能涉及桁架結構)、模型制作等多方面的成果,為其他參加桁架結構模型設計大賽的團隊提供了借鑒經驗,包括從理論計算到方案改進,從構件制作到細部節點優化等各方面的努力方向。
四、學校舉辦的相關競賽
- 例如太原理工大學舉辦的第十二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競賽題目為《考慮水平振動的高聳塔式結構設計與模型制作》,競賽內容包括理論方案設計、模型制作、陳述與答辯、加載測試等環節。這也是大學生參與桁架結構模型設計大賽類似競賽的機會,參賽者可以通過這樣的競賽提升自己在桁架結構模型設計方面的能力,如在結構合理性、結構及造型創新性、模型制作質量與美觀性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桁架結構設計大賽獲獎作品賞析
全國結構設計競賽歷屆主題
桁架模型制作材料選擇技巧
結構設計競賽評審標準解析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