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磚墻加固成鋼筋混凝土板墻(紅磚墻加固前后墻體性能對比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對比分析紅磚墻加固為鋼筋混凝土板墻前后的墻體性能。通過實驗和理論計算,研究了紅磚墻在加固為鋼筋混凝土板墻后的結構強度、耐久性以及抗震性能的變化。實驗結果顯示,加固后的墻體在結構強度上有所提升,但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并未顯著改善。分析了紅磚墻加固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如紅磚墻與鋼筋混凝土板的連接問題、施工工藝的改進等。本文的研究結果對于紅磚墻的加固工程提供了參考依據,對提高墻體的整體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紅磚墻加固成鋼筋混凝土板墻的相關內容
- 施工序次方面
- 首先,加固前要將墻體抹灰層剔除,把灰縫剔除至深5 - 10mm,用鋼絲刷將殘灰刷凈,吹凈表面灰粉并打掃干凈。然后,在墻面鉆孔時按設計要求先劃線標出錨筋或拉結筋位置,用電鉆在磚縫處打孔,錨筋孔直徑宜采用錨筋直徑的1 - 1.5倍,錨筋插入孔洞后采用水泥基灌漿料或水泥砂漿填實。之后,鋪設鋼筋網,要保證鋼筋網在墻面固定得平展牢固,豎向鋼筋在內,且鋼筋網表面保護層厚度≥25mm。豎向鋼筋應連續貫通過樓板,為避免鉆孔太密,貫穿樓板鋼筋可用較粗鋼筋代替,上下與鋼筋網搭接,端部焊水平筋兩道,以便與樓板上下鋼筋網焊接;樓板鉆孔時不得傷及原有鋼筋,貫穿樓板鋼筋插入孔洞后,采用微膨脹免振搗灌漿料或水泥砂漿灌孔,孔洞過大時采用細石混凝土填實。最后,板墻可支模澆筑或采用噴射混凝土工藝(不得手工抹制),要采取措施使墻頂與樓板交界處混凝土密實,加固后加強養護,若采用支模法,應沿高度進行分段,且盡量用高流動混凝土或免振搗混凝土,面層要澆水養護,防止陽光暴曬,冬季采用防凍措施。
- 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墻體宜按以下序次施工:原墻面清底鉆孔并用水沖刷干凈,孔內干燥后鋪設鋼筋網并穿錨筋或拉結筋,澆水潤濕,澆筑混凝土養護,墻面裝飾。
- 設計構造方面
- 板墻混凝土強度等級應≥C20,厚度為60 - 100mm。鋼筋網與墻體的固定,與鋼筋網砂漿面層加固法基本相同,但拉筋規格為08。板墻豎向鋼筋是以等代面積集中配筋方式穿過樓板,上下搭接長度/,對于現澆樓板或實心預制樓板,也可采用螺栓雙向錨固角鋼L75X5,與鋼筋焊接,角鋼與樓板、墻體貼合面應涂抹乳膠水泥粘貼牢固。橫向鋼筋兩端,原則上應穿墻連續配置,但為減少鉆孔,也可用等代集中配里連接筋方式穿過,搭接長度/,且≥500mm。為便于鉆孔,也能夠螺栓及膨脹螺栓雙向錨固L75X5角鋼,再以此與分布鋼筋焊接,角鋼與墻貼合面應涂抹乳膠水泥粘結牢固。板墻應有基礎,基礎埋深宜與原基礎相同,底部400mm高度范圍基礎寬擴大200mm。
- 加固的意義方面
- 采用混凝土板墻加固可更好地提高磚墻的承載能力,控制墻體裂縫的開展。可根據結構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提高程度的不等增設不同數量的混凝土板墻。板墻可設置為單面或雙面,甚至可在樓梯間部位設置封閉的板墻,形成混凝土筒。這種加固方法能抗土壓力不均勻的問題,也可用于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適用于增幅較大的靜力加固及抗震加固。
紅磚墻加固后的維護要點
鋼筋混凝土板墻施工注意事項
加固前后墻體性能對比分析
紅磚墻加固成本效益評估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