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主要的加固方法有(加固技術在舊建筑改造中的應用案例)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老舊混凝土建筑由于材料老化、結構損傷等問題日益增多,急需通過加固技術進行改造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本文主要介紹了幾種常用的混凝土建筑加固方法,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補強、裂縫處理與封閉以及地基和基礎加固等。通過分析某舊商業建筑改造項目案例,展示了這些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如在提高建筑承載力、增強抗震性能和改善室內環境等方面的顯著成效。還探討了加固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為類似工程提供了參考。
混凝土建筑主要的加固方法
- 直接加固法
- 加大截面加固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適用于梁、板、柱、墻和一般構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現場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凈空有一定的減小。
- 置換混凝土加固法:優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響建筑物的凈空,但同樣存在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的缺點;適用于受壓區混凝土強度偏低或有嚴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構件的加固。
- 有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濕式外包鋼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較小,但用鋼量較大,且不宜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于6000°C以上高溫場所;適用于使用上不允許顯著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載能力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 粘貼鋼板加固法:施工快速、現場無濕作業或僅有抹灰等少量濕作業,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且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凈空無顯著影響,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膠粘工藝與操作水平;適用于承受靜力作用且處于正常濕度環境中的受彎或受拉構件的加固。
- 粘貼纖維增強塑料加固法:除具有粘貼鋼板相似的優點外,還具有耐腐濁、耐潮濕、幾乎不增加結構自重、耐用、維護費用較低等優點,但需要專門的防火處理,適用于各種受力性質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和一般構筑物。
- 繞絲法:優缺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適用于混凝土結構構件斜截面承載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對受壓構件施加橫向約束力的場合。
- 錨栓錨固法:適用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 - C60的混凝土承重結構的改造、加固;不適用于已嚴重風化的上述結構及輕質結構。
- 間接加固法
- 預應力加固法:能降低被加固構件的應力水平,不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還能較大幅度地提高結構整體承載力,但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有一定影響;適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結構的加固以及處于高應力、高應變狀態下的混凝土構件的加固,但在無防護的情況下,不能用于溫度在60°C以上環境中,也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縮徐變大的結構。
- 增加支承加固法:簡單可靠,但易損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減小使用空間;適用于具體條件許可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 其他相關技術
- 托梁(桁架)拆柱(墻)、托梁接柱和托梁換柱技術:系一種綜合性技術,由相關結構加固、上部結構頂升與復位以及廢棄構件拆除等技術組成;適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與傳統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時間短、費用低、對生活和生產影響小等優點,但對技術要求較高,需由熟練工人來完成,才能確保安全。
- 植筋技術:系一項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可植入普通鋼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錨筋;已廣泛應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鋼筋或鋼筋偏離設計位置的補救,構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補筋,上部結構擴跨、頂升對梁、柱的接長,房屋加層接柱和高層建筑增設剪力墻的植筋等。
- 裂縫修補技術:根據混凝土裂縫的起因、性狀和大小,采用不同封護方法進行修補,使結構因開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復的一種專門技術;適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類裂縫的處理,但對受力性裂縫,除修補外,尚應采用相應的加固措施。
- 鋼筋腐蝕遏制技術:系指通過恢復混凝土的堿性(鈍化作用)或增加其阻抗而使碳化造成的鋼筋腐蝕得到遏制的技術。
- 混凝土防水、防潮和防裂處理技術:系指采用柔性密封劑充填、聚合物灌漿、涂膜等方法對混凝土進行防水、防潮和防裂處理的技術。
混凝土加固法的成本效益分析
加固前后建筑性能對比研究
混凝土建筑加固法規與標準

加固技術在舊建筑改造中的應用案例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