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內外空間規劃要點(2018-11-07\)
摘要:本文探討了廠房內外空間規劃的重要性及其要點。文章強調了合理規劃廠房空間對于提高生產效率、優化生產流程以及增強員工工作舒適度的必要性。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空間規劃要點,包括明確功能分區、確保通道暢通、考慮光照和通風問題、設置合適的休息區以及考慮安全因素等。文章還討論了在現代工業環境中應用這些規劃原則的方法和挑戰,以及如何通過創新設計和技術手段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工業需求。合理的廠房內外空間規劃是實現高效生產、提升員工滿意度和確保安全生產的關鍵。
廠房內部空間規劃要點
- 有效的空間劃分
- 根據實際使用要求合理利用空間,若廠區設備多,不宜設置過多隔斷和隔墻,可通過地面色調或有色標識劃分區域,標識色系避免過多,否則區域劃分不明顯且使人頭暈目眩。部分廠房可明確劃分設備區與辦公區,規劃時要掌握好數據與各空間的緊密結合,考慮設備區與辦公區的工作距離流暢性、灰塵和噪音干擾等因素。
- 合理的頂面設計
- 廠房頂部較高且多為鋼結構框架,裝修頂部時先合理安排消防、通風和中央空調等必要硬件設施,尤其是消防設施。然后根據使用要求確定是否吊頂,吊頂材料有礦棉吸音板、石膏板、鋁塑板等;也可不做吊頂,對頂部需隱藏或不美觀的設施做局部修飾,這也是一種現代簡約主義設計。
- 注重地面選材
- 若廠房地面無需承載負荷,可選用物美價廉的地板磚或復合木地板等材料;若要防靜電,則選擇防靜電地板或環氧地坪等;若地面需承載負荷,地面基層可做混凝土(分為商業混凝土和土做法混凝土,前者造價略高但質量穩定,后者價格較低質量一般),再在混凝土基層上鋪設質地堅硬的石材。
- 工藝流程的確定
- 明確生產工藝、步驟、設備、人員數量等,依據流程和空間進行平面布局,進行潔凈設計(涵蓋工藝、暖通、電氣、管道、給排水、消防、弱電等方面),審核修改可通過找正規設計院或施工廠家進行設計。滿足生產工藝要求是確定工業建筑設計方案的基本出發點,如流程會影響各工段、各部門平面的次序和相互關系;運輸工具和運輸方式與廠房平面、結構類型和經濟效果密切相關;生產特點包括散發余熱煙塵、排出腐蝕物質或有毒易燃易爆氣體、有溫濕度和衛生要求等。
- 合理選擇結構形式
- 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材料和施工條件,選擇適宜的結構體系。鋼筋混凝土結構材料易獲取、施工方便、耐火耐蝕、適應面廣,可預制或現場澆注,是中國目前單層和多層廠房常用的結構形式,最好采用工業化體系建筑以節省投資、縮短工期。
- 保證良好的生產環境
- 采光和照明:一般廠房多為自然采光,但采光均勻度較差,如紡織廠精紡和織布車間,需解決日光直射問題;若自然采光無法滿足工藝要求,則采用人工照明。
- 通風:采用自然通風時,要了解廠房內部狀況(散熱量、熱源狀況等)和當地氣象條件,設計好排風通道;對于散發大量余熱的熱加工和有粉塵的車間(如鑄造車間)要重點解決自然通風問題。
- 噪聲控制:除一般降噪措施外,還可設置隔聲間。
- 特殊工藝要求的應對:對于在溫度、濕度、潔凈度、無菌、防微振、電磁屏蔽、防輻射等方面有特殊工藝要求的車間,要在工業建筑平面、結構以及空氣調節等方面采取相應措施。
- 整體環境設計:注意廠房內外整體環境的設計,包括色彩和綠化等。
- 合理布置用房
- 生活用房包括存衣間、廁所、盥洗室、淋浴室、保健站、餐室等,其布置方式按生產需要和衛生條件而定;車間行政管理用房和一些空間不大的生產輔助用房,可和生活用房布置在一起。
廠房外部空間規劃要點
- 總平面布置
- 這是工業建筑設計的首要環節。廠址選定后,以生產工藝流程為依據,確定全廠用地的選址和分區、工廠總體平面布局和豎向設計、公用設施配置、運輸道路和管道網路分布等;同時安排好生產經營管理用房和全廠職工生活、福利設施用房;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和保護環境質量,由于涉及面廣、因素復雜,常采用多方案比較或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選出最佳方案。
- 與周邊環境協調
- 例如在廠房建筑外立面更新項目中,若廠房位于城市道路旁,可通過拆除圍欄、利用廠房轉角增加新外觀立面和主入口等方式改善原有破舊廠房的感官,強化整體廠區時代性。若廠房地勢低于城市道路,可在內部搭建鋼結構空間增加使用面積,通過改變人流動線、設置外邊回游動線和遞進式臺階等方式將主入口調整至二樓,使訪客自上而下參觀,解決空間結構問題的同時讓參觀方式更有趣,入口臺階、平臺、架空和景觀相得益彰,打造休閑打卡地。
廠房空間規劃的色彩搭配技巧
高效廠房布局案例分析
工業建筑設計中的環保考量
廠房內外空間一體化設計思路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