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混凝土梁加固后比原來更加牢固)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589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以及混凝土梁加固后比原來更加牢固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段內容為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有關混凝土加固方法部分設計規定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為便于讀者查證,條文結構順序未變動。5 增大截面加固法5.1 設計規定5.1.1 本方法適用于鋼筋混凝土受彎和受壓構件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的加固。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以及混凝土梁加固后比原來更加牢固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
1、加大截面加固法
該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并具有成熟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的設計和施工經驗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適用于梁、板、柱、墻和一般構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現場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凈空有一定的減小。
2、置換混凝土加固法
該法的優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響建筑物的凈空,但同樣存在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的缺點;適用于受壓區混凝土強度偏低或有嚴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構件的加固。
3、有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
該法也稱濕式外包鋼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較小,但用鋼量較大,且不宜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于6000C以上高溫場所;適用于使用上不允許顯著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載能力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4、粘貼鋼板加固法
該法施工快速、現場無濕作業或僅有抹灰等少量濕作業,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且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凈空無顯著影響,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膠粘工藝與操作水平;適用于承受靜力作用且處于正常濕度環境中的受彎或受拉構件的加固。
5、粘貼纖維增強塑料加固法
除具有粘貼鋼板相似的優點外,還具有耐腐濁、耐潮濕、幾乎不增加結構自重、耐用、維護費用較低等優點,但需要專門的防火處理,適用于各種受力性質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和一般構筑物。
6、繞絲法
該法的優缺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適用于混凝土結構構件斜截面承載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對受壓構件施加橫向約束力的場合。
7、錨栓錨固法
該法適用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結構的改造、加固;不適用于已嚴重風化的上述結構及輕質結構。
間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預應力加固法
該法能降低被加固構件的應力水平,不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還能較大幅度地提高結構整體承載力,但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有一定影響;適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結構的加固以及處于高應力、高應變狀態下的混凝土構件的加固,但在無防護的情況下,不能用于溫度在600C以上環境中,也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縮徐變大的結構。
2、增加支承加固法
該法簡單可靠,但易損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減小使用空間;適用于具體條件許可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加固方法
本段內容為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
有關混凝土加固方法部分設計規定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為便于讀者查證,條文結構順序未變動。
5 增大截面加固法
5.1 設計規定
5.1.1 本方法適用于鋼筋混凝土受彎和受壓構件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的加固。
5.1.2 采用本方法時,按現場檢測結果確定的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0。
5.1.3 當被加固構件界面處理及其粘結質量符合本規范要求時,可按整體截面計算。
5.1.4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時,其正截面承載力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的基本假定進行計算。
6 置換混凝土加固法
6.1 設計規定
6.1.1 本方法適用于承重構件受壓區混凝土強度偏低或有嚴重缺陷的局部加固。6.1.2 采用本方法加固梁式構件時,應對原構件加以有效的支頂。當采用本方法加固柱、墻等構件時,應對原結構、構件在施工全過程中的承載狀態進行驗算、觀測和控制,置換界面處的混凝土不應出現拉應力,若控制有困難,應采取支頂等措施進行卸荷。
6.1.3 采用本方法加固混凝土結構構件時,其非置換部分的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按現場檢測結果不應低于該混凝土結構建造時規定的強度等級。
6.1.4 當混凝土結構構件置換部分的界面處理及其施工質量符合本規范的要求時,其結合面可按整體工作計算。
7 外加預應力加固法
7.1 設計規定
7.1.1 本方法適用于下列場合的梁、板、柱和桁架的加固:
1 原構件截面偏小或需要增加其使用荷載;2 原構件需要改善其使用性能;3 原構件處于高應力、應變狀態,且難以直接卸除其結構上的荷載。
7.1.2 采用外加預應力方法加固混凝土結構時,應根據被加固構件的受力性質、構造特點和現場條件,選擇適用的預應力方法:
1 對正截面受彎承載力不足的梁、板構件,可采用預應力水平拉桿進行加固;若正截面和斜截面均需加固的梁式構件,可采用下撐式預應力拉桿進行加固。若工程需要,且構造條件允許,也可同時采用水平拉桿和下撐式拉桿進行加固。
2 對受壓承載力不足的軸心受壓柱、小偏心受壓柱以及彎矩變號的大偏心受壓柱,可采用雙側預應力撐桿進行加固;若彎矩不變號,也可采用單側預應力撐桿進行加固;
3 對桁架中承載力不足的軸心受拉構件和偏心受拉構件,可采用預應力拉桿進行加固;對受拉鋼筋配置不足的大偏心受壓柱,也可采用預應力拉桿進行加固。
7.1.3 當采用外加預應力方法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進行加固時,其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基本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對預應力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要求。
7.1.4 當采用本方法加固混凝土結構時,其新增的預應力拉桿、撐桿、綴板以及各種緊固件和錨固件等均應進行可靠的防銹蝕處理。
7.1.5 采用本方法加固的混凝土結構,其長期使用的環境溫度不應高于60℃。
8 外粘型鋼加固法
8.1 設計規定
8.1.1 外粘型鋼(角鋼或槽鋼)加固法適用于需要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載能力和抗震能力的鋼筋混凝土梁、柱結構的加固。
8.1.2 采用外粘型鋼加固混凝土結構構件時,應采用改性環氧樹脂膠粘劑進行灌注。
9 粘貼纖維復合材加固法
9.1 設計規定
9.1.1 本方法適用于鋼筋混凝土受彎、軸心受壓、大偏心受壓及受拉構件的加固。本方法不適用于素混凝土構件,包括縱向受力鋼筋配筋率低于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 50010規定的最小配筋率的構件加固。
9.1.2 被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其現場實測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結強度不得低于1.5MPa。
9.1.3 外貼纖維復合材加固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時,應將纖維受力方式設計成僅承受拉應力作用。
9.1.4 粘貼在混凝土構件表面上的纖維復合材,不得直接暴露于陽光或有害介質中,其表面應進行防護處理。表面防護材料應對纖維及膠粘劑無害,且應與膠粘劑有可靠的粘結強度及相互協調的變形性能。
10 粘貼鋼板加固法
10.1 設計規定
10.1.1 本方法適用于對鋼筋混凝土受彎、大偏心受壓和受拉構件的加固。本方法不適用于素混凝土構件,包括縱向受力鋼筋配筋率低于現行國家標準《混凝上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規定的最小配筋率的構件加固。
10.1.2 被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其現場實測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結強度不得低于1.5MPa。
10.1.3 粘貼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時,應將鋼板受力方式設計成僅承受軸向應力作用。
10.1.4 粘貼在混凝土構件表面上的鋼板,其外表面應進行防銹蝕處理。表面防銹蝕材料對鋼板及膠粘劑應無害。
11 增設支點加固法
11.1 設計規定
11.1.1 本方法適用于梁、板、桁架、網架等結構的加固。
11.1.2 本方法按支承結構受力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剛性支點加固法和彈性支點加固法兩種。設計時,應根據被加固結構的構造特點和工作條件選用其中一種。
11.1.3 設計支承結構或構件時,宜采用有預加力的方案。預加力的大小,應以支點處被支頂構件表面不出現裂縫和不增設附加鋼筋為度。
11.1.4 制作支承結構和構件的材料,應根據被加固結構所處的環境及使用要求確定。當在高濕度或高溫環境中使用鋼構件及其連接時,應采用有效的防銹,隔熱措施。
12 植筋技術
12.1 設計規定
12.1.1 本章適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錨固:不適用于素混凝土構件,包括縱向受力鋼筋配筋率低于最小配筋百分率規定的構件錨固。素混凝土構件及低配筋率構件的植筋應按錨栓進行設計計算。
12.1.2 采用植筋技術時,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新增構件為懸挑結構構件時,其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25;2 當新增構件為其他結構構件時,其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20。
12.1.3 采用植筋錨固時,其錨固部位的原構件混凝土不得有局部缺陷。若有局部缺陷,應先進行補強或加固處理后再植筋。
12.1.4 種植用的鋼筋,應采用質量和規格符合本規范第4章規定的帶肋鋼筋。當采用進口帶肋鋼筋時,除應按現行專門規程檢驗其性能外,尚應要求其相對肋面積Ar符合0.055≤Ar≤0.08的規定。
12.1.5 植筋用的膠粘劑必須采用改性環氧類和改性乙烯基酯類(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的膠粘劑。當植筋的直徑大于22mm時,應采用A級膠。錨固用膠粘劑的質量和性能應符合本規范第4章的規定。
13 錨栓技術
13.1 設計規定
13.1.1 本章適用于普通混凝上承重結構;不適用于輕質混凝土結構及嚴重風化的結構。
13.1.2 混凝土結構采用錨栓技術時,其混凝土強度等級:對重要構件不應低于C30級;對一般構件不應低于C20級。
13.1.3 承重結構用的錨栓,應采用有機械鎖鍵效應的后擴底錨栓(圖13.1.3),也可采用適應開裂混凝土性能的定型化學錨栓.當采用定型化學錨栓時,其產品說明書標明的有效錨固深度:對承受拉力的錨栓,不得小于8.0do(do為錨栓公稱直徑);對承受剪力的錨栓,不得小于6.5do 。
當定型化學錨栓產品說明書標明的有效錨固深度大于1Odo時,應按植筋的設計規定核算其承載載力。
13.1.4 在考慮地震作用的結構中嚴禁采用膨脹型錨栓作為承重構件的連接件。
13.1.5 當在地震區承重結構中采用錨栓時,應采用加長型后擴底錨栓,且僅允許用于設防烈度不高于8度、建于Ⅰ、Ⅱ類場地的建筑物;定型化學錨栓僅允許用于設防烈度不高于7度的建筑物。
13.1.6 承重結構錨栓連接的設計計算,應采用開裂混凝土的假定;不得考慮非開裂混凝土對其承載力的提高作用。
13.1.7 錨栓受力分析應符合本規范附錄M的規定。
14 裂縫修補技術
14.1 設計規定
14.1.1 本章適用于承爪構件混凝十裂縫的修補;對承載力不足引起的裂縫,除應按本章適用的方法進行修補外,尚應采用適當的加固方法進行加固。
14.1.2 經可靠性鑒定確認為必需修補的裂縫,應根據裂縫的種類進行修補設計,確定其修補材料、修補方法和時間。
14.1.3 混凝上結構的裂縫依其形成可分為以下三類:
1 靜止裂縫:形態、尺寸和數量均已穩定不再發展的裂縫。修補時,僅需依裂縫粗細選擇修補材料和方法。
2 活動裂縫:寬度在現行環境和工作條件下始終不能保持穩定、易隨著結構構件的受力、變形或環境溫、濕度的變化而時張、時閉的裂縫.修補時,應先消除其成因,并觀察一段時間,確認已穩定后,再依靜,,卜裂縫的處理方法修補;若不能完全消除其成因,但確認對結構、構件的安全性不構成危害時,可使用具有彈性和柔韌性的材料進行修補。
3 尚在發展的裂縫:長度、寬度或數量尚在發展,但經歷一段時間后將會終止的裂縫。對此類裂縫應待其停止發展后,再進行修補或加固。
14.1.4 裂縫修補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表面封閉法:利用混凝上表層微細獨立裂縫(裂縫寬度ω≤0.2mm)或網狀裂紋的毛細作用吸收低粘度且具有良好滲透性的修補膠液,封閉裂縫通道。對樓板和其他需要防滲的部位,尚應在混凝土表面粘貼纖維復合材料以增強封護作用。
2 注射法:以一定的壓力將低粘度、高強度的裂縫修補膠液注入裂縫腔內;此方法適用于O.1mm≤ω≤1.5mm靜止的獨立裂縫、貫穿性裂縫以及蜂窩狀局部缺陷的補強和封閉.注射前,應按產品說明書的規定,對裂縫周邊進行密封。
3. 壓力注漿法:在一定時間內,以較高壓力(按產品使剛說明書確定)將修補裂縫用的注漿料壓入裂縫腔內;此法適用于處理大型結構貫穿性裂縫、大體積混凝土的蜂窩狀嚴重缺陷以及深而婉蜒的裂縫。
4 填充密封法:在構件表面沿裂縫走向騎縫鑿出槽深和槽寬分別不小于20mm和15mm的U形溝槽,然后用改性環氧樹脂或彈性填縫材料充填,并粘貼纖維復合材以封閉其表面;此法適用于處理ω0.5mm的活動裂縫和靜止裂縫。填充完畢后,其表面應做防護層。
橋梁中的主要加固施工方案?
橋梁中的主要加固施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方案的制定是為了更好的加固施工,每個細節的處理都要落實才能做到最好。中達咨詢就橋梁中的主要加固施工方案和大家說明一下。
采取加固的方法提高橋梁承載力、抗彎能力、抗剪能力、荷載等級等是最經濟、最簡單和最適用的措施,依據不同的橋梁現狀和加固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紹工程中常用的幾種方法,以與同行交流。
1橋梁加固改造的技術途徑及設計原則
1.1主要技術途徑
橋梁加固一般是通過對構件的補強和結構性能的改善來恢復或提高現有橋梁的承載能力,以延長其使用年限,適應現代交通運輸的要求。其改造的主要技術途徑有:加強薄弱構件、增加輔助構件、改變結構體系、減輕恒載、加固墩臺及基礎等。
1.2加固方案確定原則
一般認為滿足以下條件,加固方案才基本可行:比重建新橋可以節約大量的投資和材料,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橋梁經加固改造之后,無論結構性能、承載力還是耐久性方面都能達到使用要求;橋梁的下部結構具有足夠的潛力。
2橋梁加固的幾種常見方法
2.1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法,也稱為外包混凝土加固法,是用增大混凝土結構物的截面面積和配筋進行加固的一種方法。這種加固方法要求被加固的橋梁下部結構能夠承受更多的自重,能夠提供更高的承載力。通常情況下,以加厚橋面板或加大主梁的梁肋寬度為主。
2.2預應力加固法
預應力加固法是采用外加預應力的鋼拉桿對結構進行加固的方法,適用于要求提高承載力、剛度和抗裂性及加固后所占用空間小的橋梁。可分為預應力拉桿加固和預應力撐桿加固,其中預應力拉桿加固主要用于受彎構件,以梁身為錨固體,通過預應力張拉對梁的受拉區域施加外力,以抵消結構本身的自重,減少車輛荷載作用下的應力,能夠減少梁體出現過多的裂縫,以及減小裂縫寬度。預應力撐桿加固主要用于橋梁下部結構的軸心受壓墩柱,但在實踐中橋梁墩柱加固也很少采用這種方法。
2.3外部粘鋼加固法
外部粘鋼加固法是一種采用化學粘結劑將鋼板直接粘貼在混凝土構件表面,使之與構件形成受力整體,以提高承載力、增大延性、剛度和滿足正常使用要求的加固方法。
2.4粘貼FRP加固法
粘貼FRP加固法[2]是采用高強度或高彈性模量的纖維復合材料,用專門配置的粘貼樹脂或浸漬樹脂粘貼在橋梁混凝土構件表面,使之與原構件形成整體共同受力的加固方法。
目前,結構工程中常用的FRP材料有玻璃纖維(GFRP)、碳纖維(CFRP)和芳綸纖維(AFRP)3種,其中以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CFRP)應用更多。本文著重概述采用CFRP的加固方法及實際工程應用。
碳纖維布纖維方向分為單向和雙向2種,其中以單向布應用為主。碳纖維布具有高的強度重量比和剛度重量比率、良好的抗疲勞性及高的耐久性、耐腐蝕、熱膨脹系數低等特點。
當被加固的橋梁結構處于特殊環境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其他防護材料。目前,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方法往往輔以裂縫灌漿、封閉等方法。
與其他加固方法相比,碳纖維布加固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高強高效,可設計性強;基本不改變原結構外觀,不會對原結構造成損害;運輸儲存、施工更方便、快捷,容易保證施工質量而且后期維護費用低;其化學結構穩定,在耐候性、腐蝕性以及抗疲勞性能等方面更加突出。但應用此法對橋梁進行加固時,應充分考慮纖維的方向布置,合理的材料連接方式、連接尺寸、連接位置粘結材料的性能指標。尤其是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一定要按正常的施工程序進行,否則會影響橋梁加固效果。
3應用實例
某橋于上世紀70年代初建成:上部構造為4孔跨徑L=16.8m的少筋微彎板工字梁組合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梁結構,無橫梁,橋面凈空為凈-7m+2×0.25m,下部構造為鋼筋混凝土雙柱式灌注樁墩及重力式橋臺。
原橋上部構造采用1966年1月出版的《少筋微彎板與工型梁組合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上部構造試用圖紙》,設計荷載為汽-13,拖-60。
3.1加固前病害調查
在確定加固方案前,對舊橋現狀進行了全面調查,全橋主梁4×5片。根據實際損壞情況,對2~4孔的15片主梁、微彎板、支座、橋墩(臺)及附屬結構進行了細致的檢查。
3.1.1主梁
施工質量較差,各部位尺寸沿跨徑不一致。單根主梁最多發現裂縫51條,裂縫寬度最寬為4mm。有豎直裂縫,也有斜裂縫、水平裂縫,斜裂縫與水平方向夾角為40~80°。豎向裂縫主要分布在主梁腹板下部(主要在跨中8.5m范圍內)且下寬上窄;斜裂縫主要分布在端部4m范圍內;水平裂縫主要分布在梁端。主梁局部鋼筋外露,產生銹蝕。
3.1.2其他
微彎板施工質量較差,底部非常粗糙,局部有細微裂紋。支座為鋼板支座,鋼板銹蝕嚴重,有大塊蝕塊脫落。支座附近主梁砼有壓碎現象。1號橋臺錐坡破損,3號橋墩發現一處空洞現象。部分欄桿傾斜,瀉水孔堵塞,橋面上梁間隙較大,車輛通過時振動大、噪聲大。
3.2加固設計
根據調查情況,筆者主要針對主梁進行加固設計。
主梁采用CYMAXL3002C碳纖維片材進行加固,主要性能指標有:設計厚度0.167mm;抗拉強度標準偏差40MPa;抗拉強度標準值
4108MPa;抗拉強度平均值4233MPa;彈性模量236GPa。計算中,考慮到碳纖維片材與主梁砼之間的密合性,對材料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用折減系數0.8。經計算,主梁跨中底部碳纖維材料厚度需0.25mm,故采用2層。加固設計見圖1所示。
3.3加固要點
(1)支座更換采用5個液壓千斤頂將整孔梁一端整體同步頂起,更換支座。將梁體頂升后,取出原銹蝕支座,將墩臺支承墊石處和梁底面清洗干凈,去除油垢用環氧樹脂抹平。支座墊石建議采用樹脂砼,以迅速增長強度,加快施工進度。
新支座安裝前應進行全面檢查和力學性能檢驗,安裝過程中不能碰撞新支座。新支座重心對準梁的計算支點,使支座受力均勻。
(2)裂縫處治裂縫寬度0.2mm時采用化學灌漿修復。
(3)碳纖維材料粘貼施工時應從梁底至梁肋頂部方向進行。先對混凝土表面作清洗處理,配置并涂刷底層樹脂、配置找平材料并對構件表面進行清平處理、配置并涂刷浸漬樹脂或粘結樹脂。粘貼時碳纖維布應與砼表面完全密合,粘貼完畢再對其表面進行防護處理。
3.4評定
對原有橋梁進行汽220荷載的靜載試驗,測定加固后橋梁控制截面的應力(應變)、撓度等技術參數,鑒定其承載能力。
由所測數據分析看出,碳纖維加固少筋微彎板工型組合梁的方法切實有效,經加固后的主梁具有一定承載潛力。
4結語
本文介紹了當前舊橋加固的幾種主要方法,著重探討了碳纖維材料在舊橋加固中的應用。通過具體的加固實例,說明經過碳纖維布加固的橋梁構件能大幅度提高梁板的抗彎、抗剪性能,并能提高橋梁構件剛度和延性,起到抑制開裂和降低撓度的作用。相信這種新材料、新工藝經過更多的工程實踐檢驗和完善,會有更大的應用前景。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
混凝土結構工程加固施工方案?
混凝土結構工程加固施工方案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下面中達咨詢招投標老師為你解答以供參考。
混凝土構筑物因出現功能性改變,如接建、增加荷載等,或在出現質量問題,如配筋不足、災后修補、混凝土強度不夠等,都需要進行加固。其加固施工及加固方案的制定尤為重要,對于需要加固的構筑物,應根據構筑物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加固方案。方案的確定要遵循安全、經濟、快捷、施工方便的原則,只有這樣,加固工程才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優秀的加固方案具體體現在其施工作業方便、施工技術先進、經濟效果好、加固質量高等四方面的特點。 1 良好的施工性是加固工程方案必須考慮的條件之一 加固工程方案的優劣,首先要把是否具有施工作業方便作為必要條件。有的加固方案雖然具有解決問題的可行性,但是,由于其方案在施工過程中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難度,而造成施工工期長,勞動用工大,安全系數低的弊端,結果將影響到加固質量。例如,某廠房冬季施工,摻加不合格防凍劑,超標的氯離子破壞了鋼筋鈍化膜,致使十架大梁產生嚴重裂縫,需要進行加固,原施工設計方案之一是采取簡易修補法,即,將大梁裂縫處出現的酥松混凝土鑿除,露出鋼筋后,將銹蝕的鋼筋周圈進行除銹后,用環氧砂漿進行封閉,達到加固目的;方案之二是采取加大截面加固法,即,通過增大構件的截面和配筋,用以提高構件的強度、鋼度、穩定性和抗裂性,并達到修補裂縫的目的。經對設計方案分析,此兩種方案除具有工程造價低的優點外,還有以下不足之處: 1.1 技術可行性差,由于此大梁跨度大,鑿除混凝土梁則需分段進行,要用大量的臨時支撐進行安全防護,造成周轉材料不必要的浪費; 1.2 勞動強度高,在鑿除混凝土梁時,因分段施工時,只能鑿一米挪一米,成倍增加了勞動強度; 1.3 工效低,大量的重復勞動和落后的施工作業方法,延誤了施工工期并導致勞動效率下降; 1.4 安全性差,因所有大梁必須將鋼筋鑿除外露,大梁承載力減小,在施工時,須時刻注意防護措施是否到位,麻痹大意則易出現意外事故; 1.5 產值效益小,大量的周轉材料和人工費用的浪費,加大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生產效益。 2 不同類型加固工程與加固方案分析 一般來說,加固工程常采用的方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鋼加固法、預應力加固法和改變結構傳力途徑加固法等,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進行工程加固的方法,如,化學灌漿法、粘鋼錨固法、碳纖維加固法應運而生,并開始廣泛應用于各類加固工程中。具體那個方案最能體現加固工程所要求的短、平、快、省的特點,應根據需要加固的構件情況,綜合確定加固方案。 以框架梁的加固為例,我認為,較為合理、經濟、技術先進的加固方案當屬粘鋼錨固法和碳纖維加固法,前者以造價低,施工簡單,占用空間小,加固效果好,明顯優于加大截面法和預應力加固法,后者除材料費用高外,則各種優勢盡顯其中,重要表現在自重輕,材料自身幾乎不增加重量;強度高,固化后的碳纖維強度比鋼材高達十幾倍;勞動強度小,一個作業面只需一至兩人操作即可;施工工期短,熟練工人每人每天可完成近200m2左右。但是,應用其在負彎矩部位進行加固效果不如鋼板性能好。 以框架柱的加固為例,較為常見的加固方法有外包鋼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柱四周包以型鋼進行加固,這樣既不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又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載力,具體方法又分干法作業與濕作業法兩種形式:干式加固法是將型鋼(一般是角鋼)直接外包于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柱四周,型鋼與混凝土之間無連接,由于與混凝土沒有形成一個整體,所以不能確保結合面傳遞剪力。濕式加固法一是用乳膠水泥漿或環氧樹脂化學灌漿等材料,將角鋼粘貼在混凝土柱上,二是角鋼與混凝土之間留一定間距,中間澆筑混凝土,達到外包鋼材與混凝土相結合。兩種作業方法相比較,干式作業法施工更為簡單,價格低,施工時間短,但其承載力提高不如濕式作業法好。在方案選擇時,應根據加固要求和原構件情況,合理挑選適當的方案進行加固。 另外,對于加固工程,還有焊接補筋加固法、套箍加固法、噴射混凝土補強法、化學灌漿修補法、粘鋼加固法、碳纖維加固法等,每種加固方法各有其特點及適應范圍,只要行之有效,技術成熟,既滿足加固要求,又經濟實用,均可采用。 3 幾種典型加固方法的工程施工要求 工程加固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加固施工達到修復、補強、提高承載力、增強使用功能、滿足使用要求,因此,選擇加固方案要以提高加固工程質量為根本目的。對于不同的加固方案也有不同的施工方法和質量評定標準。根據《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中幾種典型的加固方法,依照施工經驗,不同的加固方法在施工時應重點做到: 3.1 外包鋼加固法 要把表面處理包括加固結合面和鋼板貼合面處理作為加固施工過程中的關鍵,對于干式加固施工,為了使角鋼能緊貼構件表面,混凝土表面必須打磨平整,無雜物和塵土;當采用濕式加固施工時,應先在處理好的角鋼及混凝土表面抹上乳膠水泥漿或配制環氧樹脂化學灌漿料,對鋼板進行除銹,混凝土進行除塵并用丙酮或二甲苯清洗鋼板及混凝土表面,進行粘、灌。 3.2 預應力加固法 采用預應力拉桿加固時,在安裝前必須對拉桿事先進行調直校整,拉桿尺寸和安裝位置必須準確,張拉前應對焊接接頭、螺桿、螺帽質量進行檢驗,保證拉桿傳力正確可靠,避免張拉過程中斷裂或滑動,造成安全和質量事故;采用預應力撐桿加固時,要注意撐桿末端處角鋼(及其墊板)與混凝土構件之間的嵌入深度傳力焊縫的質量檢驗,檢驗合格后,將撐桿兩端用螺拴臨時固定,然后用環氧砂漿或高強度水泥砂漿進行填灌,加固的壓桿肢、連接板、綴板和拉緊螺栓等均應涂防銹漆進行防腐。 3.3 改變結構傳力途徑加固法 增設支點若采用濕式連接,在接點處梁及支柱與后澆混凝土的接觸面,應進行鑿毛,清除浮渣,灑水濕潤,一般以微膨脹混凝土澆筑為宜。若采用型鋼套箍干式連接,型鋼套箍與梁接觸面間應用水泥砂漿座漿,待型鋼套箍與支柱焊牢后,再用較干硬砂漿將全部接觸縫隙塞緊填實;對于楔塊頂升法,頂升完畢后,應將所有楔塊焊連,再用環氧砂漿封閉。 3.4 混凝土構件外部粘鋼加固法 此法施工較為簡單,但首先需要著重注意混凝土和鋼板的表面處理,對于舊、臟嚴重的混凝土構件的粘合面,應先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滌劑,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用水沖洗,再對粘合面進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層,露出新面和平整,將粉塵清除干凈;對于混凝土表面較好的,則可直接對粘合面進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層,使之平整,清去粉塵,再用丙酮擦試表面即可;鋼板表面處理應根據其繡蝕情況,可用噴砂、砂布、砂輪機打磨,使鋼板出現金屬光澤,打磨紋路盡量與受力方向垂直,然后用丙酮擦試干凈。其次要注意對膠粘劑的選擇,目前國內市場建筑結構膠粘劑魚龍混雜,對膠粘劑的選擇一定要慎重。第三要注意在配膠、粘貼過程中的細節,膠粘劑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的比例配制,尤其是要掌握好固化劑的用量,攪拌要均勻,同時在粘貼時要保證粘貼面的飽滿、密實。最后要注意在固化階段不能對鋼板有任何擾動。 結束語: 就目前來看,這些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還有待于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隨著建筑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型建筑材料不斷出現,更好的加固施工方法將會有更大拓展,因此,加固施工方案的選擇范圍也將具有更為廣泛的空間。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
鋼筋混凝土梁加固有哪些加固方法?
鋼筋混凝土梁有以下加固方法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
1) 鋼筋混凝土構件增大截面加固
2)局部置換構件混凝土
3)冷拔低碳退火鋼絲纏繞混凝土受壓構件
4)混凝土構件外加預應力鋼拉桿或鋼撐桿
5)混凝土構件外粘型鋼加固
6)預應力碳纖維復合板
7)粘貼玻璃纖維復合材料
8)外粘鋼板加固
9)增加支點
10)其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他加固方法
2、鋼筋混凝土梁加固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是對可靠性不足的承重結構、構件及其相關部分進行增強或調整其內力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使其具有足夠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并力求保持其適用性。
3、鋼筋混凝土梁加固的設計與施工方法選擇,應做到技術可靠、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確保質量。
鋼筋混凝土梁板 加固方法
鋼筋混凝土降板加加固方法一般有:新增混凝土層加固(加大截面)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粘鋼加固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粘碳纖維布加固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新增梁加固。其中粘鋼和粘碳纖維施工專業性都比較強,而新增梁會改變板的彎矩分布,有可能要同時增加上部鋼筋。所以這里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我主要講一下新增混凝土層的方法。
首先,如果樓板是房間四周的裂縫較多,或者下部鋼筋本身良好,只是配筋量稍微不足或混凝土強度不足,那么基本都可以從現有樓板上部增加不小于40mm的新混凝土層來加固,理論上新增厚度越大越好,但是同時新增混凝土層的重量越重,要考慮現有樓板鋼筋和基礎的承載力。
?
施工方法大致如下:
修補大裂縫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
必要時施工期間在樓下支撐樓板;
鑿毛現有混凝土樓面,必要時打去上部保護層,清理板面。
鋪設上部負筋和中間鋼筋網(8@200),必要時負筋通長,并把負筋植入梁或墻內。
植連接筋,一般為8mm直徑,間距600mm交錯布置,必要時加密;
老混凝土界面劑處理,澆筑新混凝土(一般新混凝土采用高一級無收縮細石混凝土)。
?
具體也可以參照國標圖集G311-1:
?
?
另外,板底加固可以采用板下支模,現有樓板開洞用自密實混凝土澆筑,或者直接噴射澆筑。一般來講,使用粘鋼法和粘碳纖維法對板底加固比較方便。
關于混凝土梁加固施工方案和混凝土梁加固后比原來更加牢固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