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度抗震設防地區構造柱設置原則(構造柱頂部鋼筋設置規范要求)
本文目錄,1、,構造柱頂部鋼筋設置規范要求,2、,斜撐的設置規定,3、,6.5米的窗臺下要不要設構造柱,4、,構造柱綁扎搭接長度是多少倍的D規范,5、,建筑構造柱設置規范是什么,6、,農村自建房設置構造柱時需要注意什么,1.根據抗震規范的要求,結構柱主要設置在地震墻上,拋撐:每6跨設置一根拋撐,要設置,一般墻長度大于5m就要在其中間位置設置一道構造柱,然后就是門洞位置也要設置,綁扎搭接,在樓板上下各樓層高度的1/6處,柱寬度和500mm取大值,如果是底層大于等于1/3層高,在這個區段內不能把鋼筋斷開,剛筋的接頭率不能大于50%,在那個區段外。
構造柱頂部鋼筋設置規范要求
1.根據抗震規范的要求,結構柱主要設置在地震墻上。
斜撐的設置規定
拋撐:每6跨設置一根拋撐。
6.5米的窗臺下要不要設構造柱
要設置,一般墻長度大于5m就要在其中間位置設置一道構造柱。然后就是門洞位置也要設置。
構造柱綁扎搭接長度是多少倍的D規范
綁扎搭接,在樓板上下各樓層高度的1/6處,柱寬度和500mm取大值,如果是底層大于等于1/3層高,在這個區段內不能把鋼筋斷開,剛筋的接頭率不能大于50%,在那個區段外,剛筋的搭接長度為Lae,接頭和接頭的距離最好大于0.3Lae。機械連接非連接區段同上,接頭和接頭的距離大于等于35d;焊接連接;非連接區段同上,接頭和接頭的距離大于等于35d和500取大值。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其受力鋼筋最小搭接長度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5取用,對三級抗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05取用,對四級抗震等級的結構構件不作調整。擴展資料:構造柱的設置部位在外墻四角、錯層部位橫墻與外縱墻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內外墻交接處等。此外,房屋的層數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構造柱的設置要求也不一致。構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為 240mm×180mm,豎向鋼筋多用4 12 φ ,箍筋間距不大于 250 mm, 隨烈度和層數的增加建筑四角的構造柱可適當加大截面和鋼筋等級。焊接接頭當設計有要求時應采用雙面焊縫,無特殊要求時一般可采用單面焊縫。對于Ⅰ級鋼筋的搭接焊或幫條焊的焊縫總長度應不小于8d;對于Ⅱ、Ⅲ級鋼筋,其搭接焊或幫條焊的焊縫總長度應不小于10d,幫條焊時接頭兩邊的焊縫長度應相等。幫條的總截面面積應符合下列要求:當主筋為Ⅰ級鋼筋時,不應小于主筋截面面積的1.2倍;當主筋為Ⅱ、Ⅲ級鋼筋時,不應小于主筋截面面積的1.5倍。為了便于施焊和使幫條與主筋的中心線在同一平面上。幫條宜采用與主筋同鋼號,同直徑的鋼筋制成,如幫條與主筋級別不同時,應按設計強度進行換算。幫條的長度應滿足相應的焊縫要求。
建筑構造柱設置規范是什么
1、墻體轉角處無框架柱時、不同厚度墻體交接處,應設置構造柱 2、當墻長大于5m(或墻長超過層高2倍)時,應該在墻長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邊)設置構造柱 3、較大洞口兩側、無約束墻端部應設置構造柱 4、構造柱與墻體拉結筋為2Φ6@500,沿墻體全長貫通 主要還是根據圖紙設計要求在定
農村自建房設置構造柱時需要注意什么
今天和大家分享自建房構造柱的作用,構造柱設計位置,構造柱需要注意的質量問題。自建房設計構造柱的作用:
(上圖為自建房構造柱結構圖)
隨著人們對房屋建設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以來,建設中的每一處細節都會令大家認真思索或者找專業人士設計。但是對于專業知識不夠了解的人們,在這里可以做一下構建前的準備。比如什么是構造柱?構造柱在房屋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這些都是我們需要了解的。
在現在的房屋設計都會設計幾個構造柱,所謂的構造柱也就是在多層砌體房屋墻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并按先砌墻后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為了提高多層建筑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規范要求應在房屋的砌體內適宜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柱并與圈梁連接,共同加強建筑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種鋼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稱為構造柱。而構造柱,主要不是承擔豎向荷載或者上部給予的壓力,而是一種抗擊剪力抗震等橫向荷載的。以避免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構造柱可以起到一種抵擋和承受的作用,確保人們的安全以降低危險的發生等。
在設計構造柱時,一般主要是讓外墻保留構造柱,內墻就沒有很大必要了,主要目的是能起到抗震、保持房屋整體的協調而不起承重的作用即可。另外構造柱的設計個數,一般根據房屋的層高、底部所承受的壓力或者當地的條件是否屬于多震區等,以此來確保房屋的質量。
構造柱設計在什么位置合理?
人們對房屋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構建前一般都會對房屋認真設計,畫圖紙、購進原材料、找專業的建筑隊等。尤其是在經歷過汶川地震以后,人們更加關注房屋的抗震性,建房時都會使用各種抗震措施。近年來用的最多的就是構造柱了,在房屋的墻體內部設置鋼筋混凝土柱并與圈梁連接,那么構造柱放在哪個位置才是最合理的呢?在建筑中,構造柱通常要設置在樓梯間的休息平臺處、縱橫墻交接處、墻的轉角處等,如果有墻體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近年來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墻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置在房屋墻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置在墻體的中間部位,圈梁必須設置成封閉狀。這樣既可以得到有效的抗震作用,又可以節省一部分的空間。但是,從施工角度講,構造柱要與圈梁地梁、基礎梁整體澆筑。與磚墻體要在結構工程有水平拉接筋連接。確保和圈梁一起作用形成整體性,增強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并且做到在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墻體裂痕出現。如果構造柱在建筑物、構筑物中間位置,要與分布筋做連接,這樣才可以保障構造柱與圈梁之間互相銜接。只要能按照上述的方法進行布局和施工,均能得到較滿意的結果,可避免事故隱患的發生,保證了房屋結構房屋的安全性。
構造柱中常見的幾個質量問題
在經歷過汶川地震以后,大家對抗震措施都是如此的關注。在自建房中都會使用到構造柱,來提高墻體的抗剪、抗彎能力,約束墻體裂縫的開展,從而有效地防止墻倒屋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很多容易被大家忽視的質量問題。下面給大家做一個總結,可以提醒大家在構建過程中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
第一:構造柱主筋錯位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在澆筑圈梁和混凝土時,構造柱主筋統一移位。其次構造柱端部箍筋和密區露箍或未綁扎好,特別是在圈梁處,主筋不到位,成捆狀。從而導致錯位。
第二:構造柱混凝土有蜂窩、孔洞及露鋼筋等
模板與墻體接觸面不嚴密而漏漿或者混凝土配料中粗骨料粒徑過大,砂率偏低及水灰比過大,這樣一方面降低了房屋的整體性及構造柱的承載能力,另一方面是鋼筋加速腐蝕,影響建筑物耐久性。
第三:尺寸把握不到位
比如放線時,軸線移位,馬牙槎不垂直,施工時未吊鉛垂線等原因,最終導致整體數據出現偏差。
第四:鋼筋捆綁不夠扎實緊湊
有些建筑人員對施工規范認識不夠,出現主筋搭接不夠、錨固不夠。箍筋加密區不夠高,特別是在圈梁處不綁箍筋。支模前未校正箍筋,致使箍筋成束、松動等。在此過程中,每一步驟都要切實把握好,確保整體質量的嚴密性,不可以大意,不能出現一點細節的問題,從而保證整體的協調安全性。
6度抗震設防地區構造柱設置原則6度抗震設防地區構造柱設置原則(構造柱頂部鋼筋設置規范要求)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