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案例
廠房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是一個復雜的財務過程,它涉及到對廠房的物理損耗、預期使用年限和殘值等因素的評估,以下是一個簡化的案例,用于說明如何進行廠房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假設某廠房原值為100萬美元,預計使用壽命為20年,殘值率為5%,我們計算出每年的折舊額,然后將其累計到資產總值中,以反映每年的實際損失。,1. 計算折舊基數:, 折舊基數 = 原值 - 殘值, 折舊基數 = 100萬美元 - 5% × 100萬美元, 折舊基數 = 100萬美元 - 5萬美元 = 95萬美元,2. 計算每年的折舊費用:, 折舊費用 = 折舊基數 × (1 - 殘值率), 折舊費用 = 95萬美元 × (1 - 5%), 折舊費用 = 95萬美元 × 0.95 = 90.75萬美元,3. 將每年的折舊費用加總,得到每年的折舊總額:, 每年折舊總額 = 每年折舊費用 + 上一年累計折舊, 每年折舊總額 = 90.75萬美元 + 上一年的累計折舊, 每年折舊總額 = 90.75萬美元 + 上一年累計折舊,4. 將每年的折舊總額累計到廠房的總價值中,得到廠房在年末的賬面價值。,這個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據廠房的原始成本、預計使用壽命和殘值來計算每年的折舊額,并將這些年度折舊額累計到廠房的賬面價值中,實際的折舊計算可能更為復雜,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如稅法規定、通貨膨脹、技術進步等。
直線法案例
- 案例情況
- 假設某企業有一座廠房,原始成本為100萬元,預計殘值為5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根據直線法計算公式:年折舊額=(原始成本 - 預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則年折舊額 = (100 - 5)/20 = 4.75萬元。這意味著在這20年的使用期限內,該企業每年對這座廠房計提的折舊額為4.75萬元。
雙倍余額遞減法案例
- 案例情況
- 假設某企業的廠房固定資產原價為8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殘值為4萬元。
- 首先計算直線法折舊率,直線法折舊率 = 1/預計使用年限 = 1/10 = 0.1。那么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折舊率為2×0.1 = 0.2。
- 第一年的折舊額 = 80×0.2 = 16萬元,此時固定資產凈值為80 - 16 = 64萬元。
- 第二年的折舊額 = 64×0.2 = 12.8萬元,固定資產凈值變為64 - 12.8 = 51.2萬元。
- 以此類推,直到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假設第九年開始,此時固定資產凈值為10.24萬元,在最后兩年要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即(10.24 - 4)/2 = 3.12萬元。所以第九年和第十年的年折舊額均為3.12萬元。
年數總和法案例
- 案例情況
- 某企業廠房固定資產原價為60萬元,預計殘值為3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
- 首先計算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根據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可得:n×(n + 1)/2 = 5×(5 + 1)/2 = 15。
- 第一年的折舊額=(60 - 3)×5/15 = 19萬元,此時廠房尚可使用壽命為4年。
- 第二年的折舊額=(60 - 3)×4/15 = 15.2萬元,此時廠房尚可使用壽命為3年。
- 第三年的折舊額=(60 - 3)×3/15 = 11.4萬元,此時廠房尚可使用壽命為2年。
- 第四年的折舊額=(60 - 3)×2/15 = 7.6萬元,此時廠房尚可使用壽命為1年。
- 第五年的折舊額=(60 - 3)×1/15 = 3.8萬元。
廠房折舊稅務處理方法
不同行業廠房折舊差異
廠房折舊對企業利潤影響
折舊政策更新對企業的影響
廠房固定資產折舊怎么算
廠房固定資產折舊怎么算 p廠房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 具體計算時,通常采用直線法或加速折舊法。 以下是詳細的計算方法和相關法律依據:/p。 p直線法是將廠房固定資產的原始成本減去預計殘值,再除以預計使用年限來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這種方法假設廠房在其使用壽命內每年的價值損耗是均勻的。 計算公式如下:/p。 p年折舊額=(原始成本-預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p p二、加速折舊法/p p加速折舊法允許在廠房使用前期提取更多的折舊,以反映資產在使用初期價值損耗較快的實際情況。 加速折舊法包括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p。 olli雙倍余額遞減法:在不考慮預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后的金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折舊。 計算公式如下:/li/ol。 p年折舊額=2/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凈值/p p注意,在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時,應確保固定資產的凈值不低于其預計殘值。 通常在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olli年數總和法:將廠房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殘值的余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來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該分數的分子為廠房尚可使用壽命,分母為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 p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殘值)*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p p三、法律依據/p p《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由于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進一步明確了可以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方法的固定資產范圍,包括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和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p法規。 p綜上所述,廠房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包括直線法和加速折舊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具體采用哪種方法應根據廠房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法律法規進行選擇。 在計算過程中,應確保折舊額的合理性和準確性,以反映廠房在使用過程中的價值損耗。 企業的固定資產由于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所稱可以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一)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二)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本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呆賬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企業發生的損失,減除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后的余額,依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扣除。 企業已經作為損失處理的資產,在以后納稅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時,應當計入當期收入。 一審判決因新洲集團此前年度存在虧損致使在計算股票轉讓所得稅時因彌補虧損而少繳企業所得稅,判決傅某某中向其酌情支付450萬元,沒有法律依據,判決理由顯然是錯誤的。
如何進行廠房折舊計算?折舊計算有哪些方法和標準?
09-23自選股寫手 2015年以來最嚴重的禽流感!這個行業供給將受巨大影響,已傳導A股?查看在領域,尤其是工業地產中,廠房的折舊計算是一個關鍵的財務管理環節。 折舊不僅影響企業的稅務負擔,還直接關系到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財務報表的準確性。 因此,掌握正確的折舊計算方法和標準至關重要。 折舊計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折舊方法計算公式適用場景直線法年折舊額=(原值-殘值)/使用年限適用于資產價值均勻減少的情況工作量法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原值-殘值)/預計總工作量適用于資產使用強度不均勻的情況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額=年初賬面凈值×2/使用年限適用于資產早期使用效率高的情況年數總和法年折舊額=(原值-殘值)×當年折舊率適用于資產價值快速減少的情況在選擇折舊方法時,企業應根據廠房的實際使用情況和財務管理需求進行合理選擇。 例如,如果廠房的使用強度較為均勻,直線法可能是最合適的選擇;而如果廠房在早期使用效率較高,雙倍余額遞減法可能更為合適。 除了折舊方法,折舊計算還需要遵循一定的標準。 在中國,企業通常需要遵循《企業會計準則》或《小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這些準則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殘值率等都有明確的規定。 例如,工業廠房的折舊年限通常為20年,殘值率一般為5%。 在進行折舊計算時,企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折舊年限的確定:折舊年限應根據廠房的實際使用壽命和相關法規來確定。 過短的折舊年限可能導致資產賬面價值過低,影響財務報表的準確性;而過長的折舊年限則可能導致資產賬面價值過高,影響企業的稅務負擔。 2.殘值率的設定:殘值率是指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時的預計剩余價值。 合理的殘值率設定可以更準確地反映資產的實際價值。 3.折舊方法的變更:企業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如果發現原有的折舊方法不再適用,可以申請變更折舊方法。 但變更折舊方法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并在財務報表中進行相應的披露。 總之,廠房折舊計算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環節。 通過合理選擇折舊方法和遵循相關標準,企業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廠房的實際價值,優化財務報表,降低稅務負擔,從而實現更好的財務管理效果。 (責任編輯:差分機)查看全文 0條評論

買廠房=固定資產,還可以抵扣稅費能省錢! 現如今,購置標準廠房,進駐專業產業園,已然成為了企業發展變革中的新趨勢、新浪潮。 作為固定資產,購置一套產業園廠房,不僅節約經營成本、提升企業形象,未來還可以出租、轉售、抵押,抵御資金風險。 此前之外,在購買廠房過程中,不僅可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在使用廠房時,還可以進行固定資產折舊計提遞減應納稅所得額。 對比租賃廠房、自建廠房,還可以更省錢!。 購買廠房抵扣增值稅 企業購買廠房,作為固定資產自己使用的所獲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進行抵扣。 (現購買廠房增值稅專用發票稅率為9%) A企業在碩健產業園購買總價為500萬元(含稅)的廠房 按照9%的稅率計算進項稅額: A企業可將發票上41.28萬元進項稅額進行抵扣,可當月進行抵扣,余下未抵扣稅額可延至第二個月或后期進行抵扣,直至全部抵扣完為止。 固定資產折舊所得稅節稅 廠房交付后,其作為固定資產,可以將其計提折舊,從而抵稅(廠房的最低折舊年限是20年)。 固定資產的應計提折舊額一般按照固定資產的原值、預計殘值率和分類年折舊率計算。 固定資產的預計殘值率為固定資產原值的3%-5%。 以平均年限法舉例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率和折舊額: 年折舊率=(1-預計殘值率)÷折舊年限×100% 年折舊額=買入價×(1-殘值率)÷折舊年限 固定資產折舊,從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計提。 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從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提。 B企業在碩健產業園購買總價為500萬元(含稅)的廠房 其不含稅金額為458.72萬元 預計殘值率按照5%來計算的話 年折舊額= 458.72萬元×(1-5%)÷20年=21.79萬元 即B企業每年可將折舊的21.79萬進行計提 用于企業所得稅節稅 節稅舉例 如果B企業年利潤總額為100萬 (100萬-21.79萬)×25%=19.55萬元 江蘇碩健產業園,以食品加工、海產品電商屯量、物流服務、電子商務等主導產業,為企業發展提供多項入園服務支持。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案例分析.pptx
2023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案例分析目錄contents案例介紹資產折舊的基本概念不同折舊方法的比較分析案例分析結論與建議01案例介紹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司名稱通信設備制造業公司行業擁有員工17萬人,全球設有15個研發中心公司規模公司背景國家財稅政策、公司章程及會計制度折舊政策折舊政策依據固定資產(如電子設備、房屋建筑物)折舊對象直線法、加速折舊法等折舊方法案例目的:分析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合理性,為類似企業提供參考案例目的02資產折舊的基本概念折舊費用折舊費用是資產折舊的一種度量,反映了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的損耗。 定義總結資產折舊是指對資產因使用、損耗而導致的價值減少進行會計處理的過程。 折舊資產折舊資產是指需要進行折舊的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資產折舊的定義折舊的計算方法要點三直線法直線法是一種簡單的折舊計算方法,將資產的價值按照使用年限平均分攤。 要點一要點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據資產的工作量來計算折舊,適用于使用程度不均衡的資產。 雙倍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第一年不考慮殘值的情況下,以后每年按照雙倍余額計算折舊。 要點三折舊的影響因素使用年限是影響折舊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使用年限越長,折舊費用越高。 使用年限資產價值殘值使用狀態資產價值對折舊也有影響,資產價值越高,折舊費用越高。 殘值是指資產使用到一定程度后剩余的價值,殘值會影響折舊的計算。 資產的使用狀態也會影響折舊,不同的使用狀態會導致不同的折舊費用。 03不同折舊方法的比較分析適用范圍工作量法主要適用于依據工作量來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計算公式工作量法根據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來計算折舊額,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總工作量x已使用的工作量。 實例假設一輛價值為100,000元的汽車,預計總行駛里程為100,000公里,已經行駛了20,000公里,那么根據工作量法,折舊額為:100,000/100,000x20,000=20,000元。 工作量法適用范圍直線法主要適用于依據時間來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直線法計算公式直線法將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平均劃分為若干期間,并按照時間來平均計算折舊額。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使用壽命。 適用范圍加速折舊法主要適用于高技術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 計算公式加速折舊法在前期將大部分折舊額計入到成本中,以減少利潤,從而減少稅款。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x使用年限比例。 實例假設一臺價值為200,000元,使用壽命為5年的設備,預計凈殘值為40,000元,那么根據加速折舊法,第一年折舊額為:(200,000-40,000)x(1/5)=32,000元。 加速折舊法工作量法根據實際工作量來計提折舊,更能反映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情況。 不同方法的比較分析直線法簡單易行,且較為穩定,但無法反映固定資產在使用前期和后期的使用情況和使用成本的變化。 因此,對于一些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來說,直線法可能無法準確反映其真實價值。 加速折舊法能夠加速固定資產的折舊速度,從而更快地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損耗。 但是,加速折舊法可能會導致企業在前期出現較大的虧損,從而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效益。 同時,加速折舊法的計算較為復雜,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支持。 04案例分析該公司擁有包括辦公樓、機器設備、運輸車輛等各類固定資產,共計5億元。 辦公樓主要用于日常辦公,機器設備用于生產,運輸車輛用于物流運輸。 公司固定資產狀況1折舊計算23該公司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采用年限平均法進行折舊計算。 根據稅法規定,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分別為:辦公樓20年,機器設備5年,運輸車輛4年。 該公司在每年年初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計算,并按照相關會計政策進行賬務處理。 影響分析折舊的計提會影響公司的利潤水平。 隨著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增加,折舊金額逐漸減少,公司利潤也會逐漸增加。 在固定資產使用的前幾年,由于折舊金額較大,公司利潤會受到一定影響。 05結論與建議1結論23某公司購買了一臺新機器設備,使用年限為5年,殘值為5000元,通過直線法計提折舊。 案例1某公司擁有一條生產線,使用年限為10年,殘值為20000元,通過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 案例3對于案例1,由于直線法比較簡單和易于操作,同時也能被大多數企業所接受,因此可以使用直線法進行折舊計提。 對于案例2,雙倍余額遞減法可以更快地減少固定資產凈值,因此在前期可以加速折舊。 但是需要注意,在后期需要將折舊方法轉為直線法或其他方法,以確保折舊費用與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相匹配。 對于案例3,土地使用權屬于無形資產,需要使用攤銷方法進行攤銷。
廠房固定資產折舊率:如何合理計算和控制成本?
企業的成本控制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而固定資產折舊作為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企業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合理計算和控制廠房固定資產折舊率往往容易被企業忽視。 本文將結合律師職業特點,從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企業成本控制的角度,對廠房固定資產折舊率的合理計算和控制進行探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企業應按固定資產原值的一定比例計算固定資產折舊,并據此進行成本核算和稅前扣除。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政策征管口徑的公告》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應按直線法計算折舊扣除。 另外,《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固定資產折舊應按預計使用年限分期計算折舊,不得提前或延后攤銷。 1.行業標準根據《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率標準》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率應根據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和使用年限等因素合理確定。 在制造業、建筑業的企業中,固定資產折舊率通常在5%至10%之間。 2.實踐經驗 在實際操作中,企業可以根據以下標準合理計算和控制廠房固定資產折舊率: (1)根據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和使用年限等因素,合理確定折舊率。 (2)根據企業所處行業及財務狀況,結合稅收政策,合理調整折舊率。 (3)在保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真實可靠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需要,合理安排折舊費用,確保企業正常運轉。 1.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核算,確保折舊計提合規。 2.根據企業實際生產經營需要,合理調整固定資產折舊率,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殘值評估,確保折舊計提合理。 4.建立折舊費用管理制度,明確審批程序,防止違規操作。 合理的廠房固定資產折舊率計算和控制是企業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同時,企業應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核算,及時調整折舊率,以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
廠房折舊計入生產成本嗎為什么|生產車間固定資產折舊計入什么科目...
廠房折舊計入生產成本嗎為什么 在會計與財務管理的廣闊領域中,固定資產折舊的處理方式一直是企業關注的焦點。 尤其是在制造業,廠房作為生產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折舊費用如何合理計入成本,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財務報表與經營決策。 本文將深入探討廠房折舊計入生產成本的理論依據、實踐操作及其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 一、理論基礎:折舊的本質與生產成本的構成 折舊是固定資產在其使用壽命內逐漸損耗的價值轉移過程,旨在反映資產隨時間推移而減少的經濟價值。 廠房作為長期投入使用的生產設施,其折舊應被視為生產過程的一部分,因為廠房為生產活動提供了必要的場所和條件。 因此,將廠房折舊計入生產成本,符合配比原則,即收入與產生這些收入的成本應在同一會計期間得到匹配。 二、計算方法:直線法與加速折舊法的應用 直線法是最常見的折舊計算方法,它假設資產在其使用壽命內均勻地消耗價值。 例如,一座價值一百萬元、預計使用壽命為二十年的廠房,每年的折舊費用將是五萬元。 然而,加速折舊法考慮到資產在早期使用階段的損耗可能更快,因此在資產生命周期的初期計提更多的折舊費用。 這種方法更符合現實中的物理磨損規律,但也可能導致前期利潤較低。 三、影響分析:折舊對財務比率的潛在作用 廠房折舊計入生產成本,不僅影響當期利潤表,還會間接影響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進而影響企業的財務比率。 例如,較高的折舊費用會降低凈利潤率,但同時也會增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因為折舊是非現金支出。 此外,折舊還會影響資產周轉率,因為它減少了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 四、案例研究:某制造企業廠房折舊策略 一家制造企業在新建廠房后,面臨如何合理安排折舊策略的選擇。 若采用加速折舊法,雖然短期內會增加成本負擔,但能有效減輕未來稅負,因為加速折舊可以帶來更大的稅收抵扣。 相比之下,直線法則提供更穩定的成本結構,有利于簡化財務規劃,但可能在長期內承擔更高的稅收成本。 因此,企業需綜合考慮稅務優化、財務穩健性和戰略目標,以確定最合適的折舊政策。 五、合規考量:國際會計準則與地方稅法的協調 在處理廠房折舊問題時,企業必須遵守國際會計準則(IAS)和當地稅法的規定。 IAS16《固定資產》明確了固定資產的確認、計量和折舊原則,要求企業合理估計資產的使用壽命和殘值,并定期復核這些估計。 綜上所述,廠房折舊計入生產成本不僅是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也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關鍵環節。 通過合理選擇折舊方法,企業不僅能準確反映資產的真實損耗情況,還能優化財務比率,實現稅務籌劃與財務穩健性的平衡。
最新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如何計算
最新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如何計算 一、最新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如何計算 企業在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該固定資產的預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3)該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如因新技術的進步而使現有的資產技術水平相對陳舊、市場需求變化使產品過時等。 (4)有關固定資產使用的法律或者類似的限制。 最新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計算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殘值率 二、根據新法實施條例,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規定: (一)房屋、建筑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本條的規定,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一)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舊年限為20年。 房屋和建筑物作為最主要的固定資產,其構造、屬性等方面相對較為特殊,使用壽命相對較長,價值相對較高,其使用價值的體現也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根據收入與支出配比原則等要求,其折舊年限也應相對較長,所以本條規定,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舊年限為20年,這基本能反映房屋、建筑物的現實使用情況。 本條所說的房屋、建筑物,是指供生產、經營使用和為職工生活、福利服務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其中房屋,包括廠房、營業用房、辦公用房、庫房、住宿用房、食堂及其他房屋等;建筑物,包括塔、池、槽、井、架、棚(不包括棚、車棚等簡易設施)、場、路、橋、平臺、碼頭、船塢、涵洞、加油站以及獨立于房屋和機器設備之外的管道、煙囪、圍墻等;房屋、建筑物的附屬設施,是指同房屋、建筑物不可分割的、不單獨計算價值的配套設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內的通氣、通水、通油管道,通信、輸電線路,電梯,衛生設備等。 飛機、火車、輪船作為交通工具,與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其性能較強,價值較高,使用期限相對較長,折舊年限也相應較長;機器、機械及其他生產設備等,也具有使用年限較長等特性,折舊年限也應相對較長。 所以本條規定,此類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其中火車,包括各種機車、客車、貨車以及不單獨計算價值的車上配套設施;輪船,包括各種機動船舶以及不單獨計算價值的船上配套設施;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包括各種機器、機械、機組、生產線及其配套設備,各種動力、輸送、傳導設備等。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最低折舊年限為5年。 此類固定資產,是除機械、機器和其他生產設備之外,但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即不是直接的生產工具,而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的器具、工具、家具等,它們的使用壽命相對較短,其最低折舊年限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 除了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其他運輸工具,相對而言價值較低、使用年限較短,其折舊年限也就應相應較短,所以本條規定,此類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 此類固定資產包括汽車、電車、拖拉機、摩托車(艇)、機帆船、帆船以及其他運輸工具。 (五)電子設備,最低折舊年限為3年。 原外資稅法實施細則規定,電子設備的最低折舊年限為5年,考慮到現在科技日新月異,技術更新換代較快、電子設備的使用年限相對縮短等各種現實因素,本條將電子設備的最低折舊年限從5年改為3年,使企業的折舊扣除額向前提前。 (六)企業在確定折舊年限上的自主權。 前述所規定的折舊年限,只是各項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只是一個基本要求,它并不排除企業自己規定對資產采用比最低折舊年限更長的折舊時限。 也就是說,企業可以根據固定資產的屬性和使用情況,在比本條規定的相關資產最低折舊年限更長的時限內計提折舊。 (七)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折舊年限的權力。 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以作出不同于本條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的規定。 因為考慮到現實情況非常復雜,各種固定資產的屬性、使用情況等也會發生變化,若不授權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而適時調整的權力,容易造成僵化、機械,難以適應實踐的需要。 所以,根據本條的授權,可以在不修改條例的情況下,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以作出不同于本條所原則確定的各種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的規定。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
目錄[+]